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1年)
2022年3月14日
一、总体概况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鲁东大学历史学科具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历史学本科专业设置于1989年,专门史于1995年获批鲁东大学第一个重点学科,2008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3年在山东省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评估中列省属高校专业排名第二位。2019年入选教育部所列的省级一流专业名单。2006年,世界史学位点获批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开始分美国史、欧洲史两个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后扩大为美国史、欧洲史、古典文明研究和东北亚史等四个方向。2011年本学位点被教育部批准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从2014年开始按照一级学科招生,将原有的四个二级学科方向调整为一级学科下的三个方向,即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地区与国别史。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本学位点在西方宗教文化、欧美族裔问题等方面的研究中形成了优势特色。
(二)学科专业简介
山东省内最早的世界史硕士学位点之一。以雄厚的历史学本科专业建设为依托。利用烟台邻近日本、韩国的地缘优势,立足山东,扎根中国,面向世界,培养从事历史教学与研究、服务文博文化产业的应用型人才。学科团队具有良好的学缘结构,正高职称占比高。教学与科研并重,教研成果在省内同类学科中位居前列。3个学科方向设置合理,学科骨干在国内外具有学术影响力。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达成度高。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学科方向重构、课程重构,培养的学生具备地方史、国别史和全球史3种知识,培植对家乡、对国家、对世界的3种情怀和观念。
二、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基本条件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世界史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世界史问题的选题、论证、讲解和写作的技能,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政治素质和学术道德、具有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富有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胜任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党政机关、文化事业等单位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和通用人才。
(二)学位标准
在规定年限内(一般为3年),完成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中规定课程的学习以及实践活动方面的专业实习和科研实践工作,至少取得34学分;学位论文符合学校规范,通过复制比检测和外审专家的审核,并通过由外单位专家主持的学位论文答辩。
(三)培养方向
本学位授权点有三个研究方向,分别是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和世界地区与国别史。
世界上古中古史方向。主要研究从人类起源到欧洲中世纪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综合考察各古代文明的发展规律及特色。本方向侧重于对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在宗教文化、妇女问题、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等问题上取得了较好成果。2021年发表论文1篇,2部专著,获批省教改重点项目1项,1人获得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本方向有5名成员,其中2名在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担任理事职务。
世界近现代史方向。以现代化和整体化为视角,探究1500年至20世纪初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主要国家从农业向工业、从传统向现代的全方位转型问题,在近代欧美经济发展与劳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方向有4名成员,2021年发表学术论文2篇,1篇学位论文获省级优秀硕士论文。
世界地区与国别史方向。以大国及其周边国家研究、跨国区域研究的视野考察世界历史的演变,时间断限为1500年以后的历史,涵盖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种历史议题,尤其侧重欧美族裔问题和社会文化史。近年来,本方向借助于区位优势,在对东北亚地区史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方向3名成员出版专著1部,在研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 1人在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担任多个理事职务。
(四)师资队伍
本学位点共有专任教师12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12名教师中博士11人,博士比例为92%,有海外学习和交流经历的人为10人,占83%。2021年新引进2名博士。专任教师学缘结构良好,除1名毕业于韩国庆尚大学的海归博士外,其余全部来自全国各知名高校。三个学科方向带头人均具备正高职称,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过文章,有专著出版,均承担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课题,指导的学生发表过高质量的论文并在国内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五)科学研究
世界史学位点近3年来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纵向科研经费总数为63万元,人均年纵向科研经费1.75万元。2021年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出版专著3部。
(六)教学科研支撑
本学位点依托国家级历史学特色专业,设有校级科研团队“西方宗教文化研究创新团队”以及西方宗教文化研究所和美国所等研究机构。“转换升级 融合创新:新文科视阈下历史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获批省教改重点项目。世界史学科重视历史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注重对各国历史资料和研究文献的收集和利用,也关注国际学术前沿的动态,除学校的CNKI、PQDT和EBSCO等中外文数据库外,学院还拥有7个资料室,面积367平米,藏书12.6万余册;阅览室2个,订阅期刊杂志80余种;电子阅览室1个。
(七)奖助体系
学校建立了五位一体的研究生奖学金和助学金体系。奖学金类别由2013年的6类增加到2017年的8类,能覆盖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一年级100%、二、三年级各70%。助学金标准目前为900元/月,实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全覆盖。学校每年投入24万元设置了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助学金。以上奖励资助均有学校相关制度保障,如《鲁东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管理办法》(鲁大校发[2015]2号)、《鲁东大学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鲁东大学研究生奖励办法》(鲁大校发[2014]35号)等。三、研究生培养与教学工作
(一)招生选拔
学位授权点研究生报考数量、录取比例、录取人数、生源结构情况,以及为保证生源质量采取的措施。
2021年本学位点的报考人数为19人,录取人数为10人,生源多来自于普通二本高校,本学位点多举措并施,全方位宣传和介绍学校招生政策和研究方向,尤其重视在本学院做好宣传工作,鼓励本科学生考取本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因此生源质量有所提高,2021年学生中有1人本科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1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2人毕业于本学院。
(二)思政教育
开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学术规范与职业伦理》、《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等多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文科理念的要求下,深挖世界史教学在课程思政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吸纳学科最新学术成果,以新的教学内容完成历史学专业引领价值观的时代使命。2021年,山东省优质课程建设项目《欧洲古典文明研究》顺利结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成效显著,学院举办了史学沙龙、研究生学术论坛、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课外拓展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学院组织的 “红色基因”寻根行(赴昆嵛山红色教育基地)——党员党性教育活动,使参加活动的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洗礼。5名研究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研究生同学自发捐款捐物,以多种方式参与“抗疫”,报效社会。
(三)课程教学
本学位点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有5门,包括《世界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世界史基本问题研究》《外国史学名著研读》《专业英语》《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另有专业选修课10门,其中《欧洲古典文明研究》为山东省研究生优质课程,《美国史专题》《西亚北非史》《犹太人与世界文明》等课程关注了世界各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传承。整体而言,本学位点构建了较完善的世界史教学课程体系。
在课程教学中,本学位点积极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持续改进机制,建立学院教学督导组,检查学生出勤、建立同行教学评价机制,鼓励教师编制适合本学科研究生使用的教材。
(四)导师指导
为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制定了《鲁东大学研究生导师遴选与考核暂行办法》,2014年修订出台了《鲁东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鲁大校发[2014]33号),规定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每三年对导师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导师的政治思想表现、研究生教育教学、科研、履行岗位职责以及所指导研究生的质量等情况。
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及时掌握研究生的思想、学习和科研状况,因材施教,教书育人,针对研究生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等各方面,制定和调整研究生培养计划。导师选聘、培训和考核情况;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制度要求与执行情况。
(五)学术训练
学术训练包括专业实习和科研实践。专业实习采取协助教师讲课、给本科生作学术报告、进行文化遗产考察和口述调查、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等多种形式。专业实践考核合格,计2学分。
科研实践包括参加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研讨班、学术会议以及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撰写论文等;三年期间至少要在省级以上刊物上正式发表1篇与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科研实践考核合格,计2学分。
本学位点每年都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作为研究生科研实践的重要平台。2021年,世界史研究生在省级刊物上发表20余篇,学生均参与了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
(六)学术交流
受疫情影响,外出进行学术交流的研究生比较少,学院均给予了经费支持。2021年,学院邀请5位知名学者进行了高水平学术讲座,很多学生在现场踊跃提问。也有学生参加了网络视频学术会议。
(七)论文质量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一是将学位论文检测重心前移,构筑“导师、学院、研究生院”三位一体论文保障机制。二是稳步推进学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山东省内高校中率先实现了学位论文的在线评审。所有学位论文必须经过中国知网“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在线检测,复制比达到学校要求后进入我校研发的“学位论文在线评审系统”,实行校外专家“双盲审”。在每年的学位论文重复比检测中,本学位点论文均符合学校的有关规定,重复比均在10%以下,学位论文外审专家评阅通过率为95%。三是着重加强论文答辩环节的规范与监控,实现在线评价与现场评价、专家个人评价与答辩委员会集体评价相结合的学位论文评价模式。四是全面推行预答辩制度,查找学位论文不足与缺陷。五是改进写作规范与要求,确保论文的学术规范。2021年有1篇论文未通过外审专家评阅,其余4篇全部通过,其中3篇外审结果为优秀。
(八)质量保证
学校历来重视学风教育规范化建设。2006年出台《鲁东大学学术道德与学术行为规范》(鲁大校发[2006]42号),2013年又出台《鲁东大学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鲁大校发[2013]22号)。在加强政策宣传的同时,严格审查程序,坚决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发生。世界史研究生除修习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课程外,学院出台了“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注意事项”,加强导师团队对学生的指导工作。
(九)学风建设
本学科非常重视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对学术不端行为,情节轻微的给予批评教育,对论文抄袭等行为给予严肃处理。研究生除修习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课程外,学院出台了“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注意事项”,加强导师团队对学生的共同指导工作,引导学生在学术方面尽快走向正轨。
(十)管理服务
学校修订出台了《鲁东大学全日制研究生管理规定》(鲁大校发[2017]57号)、《鲁东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规定》(鲁大校发[2017]58号)、《鲁东大学学生申诉处理暂行办法》(鲁大校发[2017]61号)等规章制度,保障研究生的权益。研究生因病可保留一年入学资格,在学期间可申请休学,可准予结业、肄业,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的优秀研究生可提前毕业。对学校做出的处分有异议的可提请申诉。在日常管理中设立领导接待日、辅导员轮班制等,不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座谈与交流,及时了解研究生生活、学习、科研等各方面权益诉求,合理维护研究生正当权益,助推研究生成长成才。
目前在学的本学位点的研究生有30人;问卷调查表明,研究生对本学位点人才培养及管理服务的满意度均在96%以上。
(十一)就业发展
2021年世界史学位点有4名毕业生,世其中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编就业2人,1人考上曲阜师范大博士研究生,其他就业1人。
四、学位点社会服务贡献情况
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在中国则要讲好世界故事。鲁东大学世界史学科在推动世界史研究走向社会大众方面做出了努力,发挥了世界史学科的社会功能。2021年出版专著3部,分别是《跨文化视野下的狄奥尼索斯崇拜研究》《罗马军团》《回味历史:中外历史人物品评》,翻译《中世纪图书馆》、《历史著作史》(待出),自觉地承担了将学术成果大众化的任务,为社会大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
五、本学位点建设的特色和亮点
学科团队具有良好的学缘结构,正高职称占比高。目前,世界史学科由12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5人,有博士学位者10人,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学缘结构良好,梯队年龄结构合理,35-40岁的青年教师已成为各主要研究方向的学术骨干。
教学与科研并重。2021年,世界史学位点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在研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纵向科研经费总数为63万元,人均年纵向科研经费1.75万元。获批省教改重点项目1项,1项省优质课程建设项目顺利结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篇,出版专著3部。在两希文明研究、欧美族裔文化研究等方面形成了优势特色。
3个学科方向设置合理,学科骨干在国内外具有学术影响力。目前设置三个学科方向: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地区与国别史。学科骨干已成长为国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在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担任理事以上职务的有4人。专任教师中有10人具有半年以上的国外访学经历,学科与以色列、加拿大等学术机构建立了持续交流机制。
跨专业生源占比高,因材施教,从现实生源困境中成功突围。2021年,跨专业考生占比50%以上,为了弥补研究生的历史学知识和理论基础,在课程教学、实践环节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最终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
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世界史学位点的师资规模不够,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2)世界史学位点的招生不足,同时跨专业的学生比例较大。
(3)学校应在师生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方面提供经费支持。
(二)改进措施
第一,针对人员规模偏小的情况,本学位点将持续引进优秀的年轻博士,今后三年内每年至少引进一名优秀博士;针对学科带头人将要面临的更替问题,一方面大力培养现有人员,如攻读博士后项目,同时力争引进一两名学科带头人,创造条件让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具备在本学科或相近学科担任博士生导师的经历。
第二,通过网站、教师参会、发动学生等方式加大研究生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报考人数和上线率;争取学校在名额上予以支持,在建设“小而强”的学院方面形成共识。
第三,在学科建设方面,强化在西方宗教文化研究和欧美族裔问题研究方面的优势,加强周边国家历史的研究;继续以博士点申报为引领,优化学科布局;邀请知名专家进行指导,在申报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方面取得进展。
第四,利用学院、学校、个人相结合的方式筹措出国交流资金,并借力鲁东大学与日本二松舍大学、韩国岭南大学的联合招收博士项目,加大世界史学位点的对外交流力度。
第五,以学生为中心,强化课程体系的科学性,适当融入学科教学课程,增加专业外语课程,增加案例库,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满意度。